当前位置:首页|工作通知
工作通知

重庆交通大学第24届5.25心理嘉年华 主题成果征集通知

来源/作者: 浏览次数:(2784) 发布时间: 2024/04/08

各学院: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促进新时代我校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结合我校《2024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点》《关于做好2024年春季学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及危机防控工作的通知》和重庆市第十五届大学生心理成长论坛作品征集、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案例征集评选要求,现决定于20245月举行重庆交通大学第245.25心理嘉年华,并开展主题成果征集评选,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五育润心促成长

二、活动宗旨

以五育促心育,以心育赋能五育,实施五育润心行动计划,不断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维度,创建心理育人品牌项目,深入推动心育+生命教育、心育+党团建、心育+安全、心育+美育、心育+体育等心理服务新模式,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三、活动及报送时间

(一)活动开展及学生作品报送时间

1.学院开展和评选: 48—58

2.报送学工部:5910

3.校内比赛及评审:51415

4.报送市级心理成长论坛:518

(二)教师作品报送时间

1.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案例:517

2.心理危机干预案例:428

四、征集对象

第一、二类征集对象为在校大学生(含研究生)、第三类征集对象为接受过心理咨询或精神科治疗且获得明显康复的在校大学生(含研究生),第四类征集对象为辅导员、心理咨询师等学工干部。

五、征集类别

(一)大学生心理成长微课和微电影

1.内容范畴

学史增信A),通过学习党史团史、中国革命史、共和国发展史,了解重要历史事件、社会经济科技发展、民族精神,确立理想信念,坚定奋斗方向;二是榜样的力量B类),通过学习国家功勋、时代楷模等各类榜样人物的先进事迹,确立人生榜样,追求自我成长;三是生命教育与心理成长类),通过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珍爱生命、应对挫折,提升心理健康素质。

2.活动形式

自选主题,自行设定受众(如大学生、中小学生、家长亲属、社会公众等)。要求团队参赛,倡导朋辈合作。

3.作品要求

1)国家功勋相关的心理微课和微电影时长为8-10分钟,其余视频时长5分钟,微课同时报送PPT课件和讲稿;

2)文件类型为 MP4,分辨率为1024×7684:3)或1280×72016:9);大小不超过500M音画清晰,构图合理,声画同步;

3视频里显示题目、成员姓名、联系人电话和指导教师。

4)文件名和文件夹格式:**学院+视频名称+负责人姓名。

(二)三级心理之家建设成果

1.活动类别

1校、院心理之家,即校、院级心理品牌活动建设成果,规模100 人以上;

2班级心理之家,即班级凝聚力建设和心理班会成果。其中,班会参加人数不少于班级总人数的 95%

3宿舍心理之家,即宿舍环境建设和德智体美劳成长风貌成果,须全体成员参加。

2.活动形式

1)校、院心理之家建设成果是以校、院学生社团为单位,组织或承办校、院级心理主题活动的成果;

2)班级心理之家建设成果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班级建设、心理班会,促进成员德智体美劳发展,提升班级凝聚力的成果;

3)宿舍心理之家成果是以宿舍为单位,体现环境建设、共同契约、互助有爱和成员德智体美劳成长风貌的成果。

3.作品要求

1)成果均以心理成长小报(尺寸为A3)呈现。要素齐全,幅面饱满,配图清晰,设计精美。校、院和班级小报要素包括:主题、时间地点、人数、活动介绍、工作效果等;宿舍小报要素包括:环境建设、宿舍契约、共同活动和成员德智体美劳风貌等。

2作品背面采用打印形式,标注作者姓名、学院、作品名称、活动类别。组织者姓名(少于6人)、联系电话、指导老师。

3文件名格式:**学院+活动名称+负责人姓名。

(三)心理成长感悟征文比赛

1.活动目的

展示遭遇心理困境和精神心理疾病的学生通过心理咨询、精神科遵医嘱治疗、自我管理、其他帮扶等获得自我成长或精神心理康复的经历和成长故事,树立自助助人榜样,鼓励同学们正视心理问题,科学对待精神心理疾病,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帮助自己。

2.作品要求

1)来稿要求原创作品,严禁抄袭,文责自负。

2内容围绕精神心理痛苦表现和影响、改变的契机、咨询或就医的感受、对心理问题或疾病的态度、对生命、自我成长和家庭等关系的成长和感悟等。鼓励搭配符合主旨的系列原创漫画或摄影作品作为配图。字数1500-3000字,标题用方正小标宋二号字体,正文用方正仿宋三号字体,行间距30磅。

3标题下注明姓名、学号、学院、年级、联系方式,需要保密的事项说明。文件名格式:**学院+标题+作者姓名。

3.隐私保护说明

心理咨询中心直接收取该类作品并严格保护来稿同学隐私,如需宣传,会提前联系作者沟通隐私保护事宜,请放心投稿。

(四)心理育人工作案例和心理危机干预案例

1.活动目的

运用心理学专业方式和手段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党团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危机防控等工作,并推动队伍建设、机制建设、特色创建,深化心理+”育人模式,增强心理育人成效。

2.活动内容

围绕学生思想困扰、宿舍关系、网络生活、学业压力、生涯规划、情感困惑、亲子矛盾、心理疾病诊疗、心理危机干预等方面的问题开展针对性教育、宣传、活动、团体辅导和综合帮扶等。

3.作品要求

1)以辅导员、心理咨询师和学院心理辅导分中心名义申报,鼓励团队申报,团队成员不超过3人。

2)心理育人工作案例报告内容包括工作简介、主要做法、工作成效、典型经验等,字数3000-5000字,模板参考附件2

3心理危机干预案例围绕2019年以来心理危机干预的真实案例,从案例基本信息、危机事件描述、干预措施、干预成效、经验总结等方面阐述及时发现并成功开展心理危机干预的案例,字数5000-8000字,不超过10000字,模板参考附件3

六、奖项设置

获奖学生均可获得第二课堂积分,分值按相关标准执行。

(一)大学生心理成长微课、微电影比赛奖项

一等奖5%500元奖金+获奖证书

二等奖10%300元奖金+获奖证书

三等奖20%200元奖金+获奖证书

(二)三级心理之家建设成果比赛奖项

一等奖5%300元奖金+获奖证书

二等奖10%200元奖金+获奖证书

三等奖15%100元奖金+获奖证书

(三)心理成长感悟征文比赛奖项

一等奖 10%300元奖金+获奖证书

二等奖 20%200元奖金+获奖证书

三等奖 30%100元奖金+获奖证书

(四)心理育人和危机干预案例报告

一等奖10% 400元奖金+获奖证书

二等奖15%300元奖金+获奖证书

三等奖20%200元奖金+获奖证书

七、工作要求

1.各学院按照通知要求,广泛推动心理宣传和主题活动,大一至大三年级全覆盖开展心理主题班会,打造优秀成果,择优报送。

2.学生参赛作品为2023年秋学期以来成果,已参赛作品一律不得参加。心理育人工作和危机干预案例为近5年内的成果。

3.小学院心理微课、心理之家小报每类成果报送至少2份,总数不超过8份;其他学院每类成果至少报送4份,总数不超过16份。

4.微视频报送电子档(微课需附PPT课件),心理之家小报报送纸质档(相纸彩打)和电子档,心理工作和危机干预案例报送电子档。另报送学院汇总表电子档1份(见附件1),以上成果以学院为单位报送。成长征文由学院通知学生自愿参加,报送电子档。

5.所有成果在规定时间内发送至邮cqjtxl@163.com,联系人:张建欣老师,电话:62654521。

八、作品评审

学生工作部将组织开展微课和微电影线下展评,各类作品将分别邀请专家评审。部分学生优秀作品报送至重庆市第十五届大学生心理成长论坛、重庆市心理微课大赛等平台参评。教师优秀作品推选参评重庆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案例等平台参评。

附件:

1.20245.25心理健康节优秀成果评选汇总表

2.重庆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案例模版

3.重庆市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案例模版

 

学生工作部(处)

                          202448